找到相关内容1225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之宗旨乃救世利人,是使现今世界太平安乐呢?或是使人死后升天,生净土呢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佛教(梵语Buddha-sasana)的教义,乃建立在人间净土,使这个世界太平,和谐安乐。纵然这个世界是真善美,是人间净土,世界太平与和谐安乐,但地球必然要经过成住坏空的四阶段,目前是住劫中,住劫过后是坏劫,坏劫过后是空劫,可见地球是可毁灭的一天,大圣佛陀慈悲众生,要我们修行证果,早得解脱生死;并苦口婆心,规劝我辈沉沦众生,勤劝念佛,普得念佛三昧,蒙佛垂慈接引,早登净土莲邦,亲听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240912422.html
  • 答:念佛的心都是佛吗?

    问: 念佛的心都是佛吗? 答: 成佛不难,只在觉心。心是什么?不可言说。心在哪里?无处寻觅。一定要寻根究底,就是您当前的一念,空旷灵活,无有边际。如果是念佛生起的心,这个心就是佛心;念其他的心,当然就不是佛心。从这个地方入手,狠下功夫,修行就会渐渐得力。做到了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即是念佛三昧境界。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9254980007.html
  • 观察修对净土宗的重要性与功德

    阿弥陀佛相应而获得往生成就。   在成就念佛三昧上,亦以观察修为修行关键。明朝妙叶大师在《宝王三昧念佛直指》中言:“若人能具此智,不为世间一切邪解偏见诸恶知识之所回转,则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,于其境上,生二种心,以为方便,非此二心,不能生彼。何谓二心?一者厌离心,二者欣乐心。于此娑婆生厌离故,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;于彼极乐生欣乐故,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。以此二门,精进修行,念佛三昧必定成就。”此段实为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观察修|净土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0052233532.html
  • 何谓见佛三昧正受

    何谓见佛三昧正受  又言见佛三昧增上缘者,三昧在净土法门谈话中,往往把它说是大定,或正定聚之定,不是某一种念佛的某一种三昧,所以称为宝王三昧,它含纳一切三昧。这三昧无形无色,无有定相,它可以见法身佛,清净平等,不来不去,不增不减,安住真实,无为清净。这样的见法身佛,也可以说是念佛三昧。  有的人得观佛三昧,观佛等受,成就利益,得见佛的报身,得见四十八愿的真正内涵,广大地发起运用,自利利他,作平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2256655.html
  • “见佛”论

    见佛。  秽土见──秽土见佛,有临终见与平生见。  临终见──《小经》言:“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”此是临终见佛。  平生见──平生见佛,有依佛力加被而见,及依念佛三昧而见。  佛力加被──《观经》第七华座观所言,韦提希夫人见西方三圣住立空中,光明炽盛。此全由佛力加被而见。  念佛三昧──念佛三昧念佛,分为观念、忆念、称念。  观念见佛──《观经》第九观言:“但当忆想,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1363349.html
  • 慧远大师念佛禅观(二)

      慧远大师念佛禅观(二)   业露华   正是这样一种往生愿望的急迫感,所以他自然地选择了念佛三昧修行。当时佛教流行的诸多禅修方法,大多比较繁琐难行。如安世高介绍的安般守意禅,将禅定...般舟三昧经》中提出的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,则比较简易方便,而且直观具体。般舟三昧之修行,主要是依靠他力,即依佛的本愿和威神力,能够使修行者在禅定状态中见到佛现于前,而且还能直接得到佛的指点。相对而言,这是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4.html
  • 大势至圆通章释义

      《楞严经》大势至菩萨圆通章,被奉为净土五经之一,作为修证念佛三昧以往生西方净土的宗本。实际上,此章为经中所示二十五圆通法门之一,二十五圆通法门,乃释尊为示教阿难及后世众生修三摩地以得圆通、...,势至落选,何用尊奉?文殊倡评大势至圆通法门说:“诸行是无常,念性元生灭,因果今殊感,云何获圆通?”谓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,所依的念性,生灭无常,因果殊异,如何依它而获证圆通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90038932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如何念佛才可以减少杂念

    ;。以摄心于佛号,则杂念虽尚未全无,然已轻减多多矣。若能常常相继,便可浅得一心不乱,深则得念佛三昧矣。 (三编上册卷一复夏寿祺居士) 念佛之法,各随机宜,不可执定,然于一切法中,择其最要者,...念佛时能摄耳谛听,即都摄六根之法,以心念属意根,口念属舌根,耳听则眼不他视,鼻不他嗅,身必不放逸懈怠,故名“净念”,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,变可得念佛三昧。“三摩地&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6133997056.html
  • 问:何谓往生净土三资粮?

    法门奉行念佛三昧,一一如愿得以往生净土。四者深信弥陀无虚愿,阿弥陀佛履行四十八大愿,愿愿度众生,只要虔诚一心称念佛号,无有一位不被彼佛接引往生者。 发愿者,即是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心不犹豫,归心似箭,纤尘不染,一心(梵语eka-citta)向极乐,唯是弥陀慈父是依怙也。 修行者,既已信仰坚固,毫无动摇,而且发愿已定,紧接著即是念佛修行,达到妄想不生,念佛三昧,如此一来,往生净土必成,顿断生死,...

    佚名

    净土三资粮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5477704.html
  • 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

    中“定”是一个重要环节,由“戒”入“定”,自“定”发“慧”。慧远法师倡导的念佛三昧是依《般舟三昧经》而修,据《般舟三昧经》中说,如有人能依经中所说而行,一心念佛,即可借助佛的威神力、所修的三昧之力以及本功德力,使十方诸佛现于眼前;此人去世后即能往生佛的国土。慧远法师在《念佛三昧诗集序》中说:“夫称三昧者何,专思寂想之谓也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般舟三昧经》在诸佛净土中特别提出阿弥陀佛净土,慧远法师则依...

    业露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0647142.html